山东综合广播记者: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质量高度关注,可否介绍一下“十四五”期间在提升建筑工程质量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?
省住房城乡建设厅二级巡视员殷涛:建筑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。工程质量一头连着社会的“安全指数”,一头连着千家万户的“幸福指数”,是民生保障的“关键事”,也是住建工作的“头等事”。近年来,全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着力补短板、强弱项,持续压实质量终身责任制,推行质量管理标准化,建立信息公示制度,创新推行验收交付模式,质量管理和品牌发展能力明显增强。“十三五”期间,全省累计建成绿色建筑3.81亿平方米,创建省级绿色生态示范城区23个、示范城镇67个,省内工程获得鲁班奖46项、国优工程156项、康居示范工程8个、广厦奖57个,总数位居全国首位,工程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,人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持续增强。 “十四五”期间,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坚持质量D一、效益优先,切实转变发展方式,推动质量变革、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,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。一是聚焦提质增效,规范工程设计管理。印发《山东省勘察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》,落实“适用、经济、绿色、美观”的新时期建筑方针,治理“贪大、媚洋、求怪”的建筑乱象,让城市建筑更好体现地域特征和时代风貌。加强超限工程抗震设防专项检查和施工图审查,推进BIM在工程设计、构配件生产运输、施工安装、装饰装修、运维管理等建筑物全生命周期的共享应用。培育智能建造产业,着力提升建筑工业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二是聚焦绿色低碳,加快建造方式革新。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,政府投资工程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按照装配式建筑标准进行建设。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教学用房、办公用房、学生宿舍、食堂等新建校舍项目,积极推广钢结构。大力发展高品质绿色建筑,不断提高绿色建材应用比例,为居民提供节能、低碳、绿色、舒适的住房。“十四五”期间,全省新增绿色建筑5亿平方米,新开工装配式建筑1亿平方米。三是聚焦品质惠民,强化质量安全管理。压实“两书一牌一档案”质量终身责任制,落实质量安全手册制度。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,大力推行住宅“先验房后收房”制度,加大质量信息公示,严格两阶段分户验收,加强常见问题防治,提升住宅交付质量。建立风险分级管控机制,强化科技支撑,推广应用先进可靠的新技术、新工艺、新设备、新材料。开展“泰山杯奖”、优质结构工程、安全文明工地创建活动,打造一批质量优良、安全可靠、社会认可的“好品山东”工程品牌,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、幸福感更可持续、安全感更有保障。 · 来源:山东发布 END